關于舉辦暑期文瀾"三高一法"系列講座的公告

發布者:宋昀宜發布時間:2015-07-10浏覽次數:502


  為了提高青年教師和博士研究生微觀、宏觀經濟分析的能力,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研究生院和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聯合舉辦暑期微宏觀經濟學系列講座。

一、拟聘請專家

本次暑期培訓将邀請國内其它大學知名專家授課,以校外專家為主,以校内專業教師為輔導教師。

二、申請者要求

培訓對象為本校青年教師、在讀博士生、2015年錄取的博士生、高年級碩士研究生。

三、講座安排

   (一)高級微觀經濟學

   1.時間:2015810—814日  8:30—11:30   14:30—17:00

   2.地點:文泰樓319

   (二)高級宏觀經濟學

   1.時間:2015815—819日  8:30—11:30   14:30—17:00

    2.地點:文泰樓319

四、講座内容

  (一)高級微觀經濟學

教材

Mas‐Colell, Whinston, and Green (MWG), Microeconomic The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有中譯本)

參考書目

瓦裡安,微觀經濟學高級教程,經濟科學出版社

本課程着重介紹經濟學研究需要的微觀經濟學知識,特别注重基于數理模型推導下的微觀經濟學原理的表述。主要包括個體決策(消費者決策、廠商行為、不确定決策),博弈論,完全競争市場的局部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

學生應具有中級微觀經濟學基礎(瓦裡安《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或尼克爾森《中級微觀經濟學》),熟悉微積分、線性代數等數學知識。

根據學時,共分十講。

第一講消費者理論I

内容包括:消費者偏好關系的基本假設;效用函數的存在性;效用最大化問題和支出最小化問題(最優解和值函數)

第二講消費者理論II

内容包括:馬歇爾需求(消費者一般需求)和希克斯需求(補償需求)之間的關系;斯勒斯基方程;度量消費者的福利變化(消費者剩餘、等價變化、補償變化)

第三講消費者理論III

内容包括:基于選擇結構的消費者行為分析;顯示偏好弱公理下的瓦拉斯需求對應,及性質;消費者理論前沿問題

第四講生産理論I

内容包括:生産技術的表述(生産集的性質);利潤最大化問題和成本最小化問題

第五講生産理論II

内容包括:競争廠商的長短期決策;單個産出的成本曲線;行業的總供給;生産理論的前沿問題

第六講不确定選擇

内容包括:期望效用定理;貨币彩票;風險決策

第七講博弈論I

内容包括:完全信息靜态博弈的納什均衡;完全信息動态博弈的子博弈完美納什均衡;舉例

第八講博弈論II

内容包括:不完全信息博弈的貝葉斯均衡、完美貝葉斯均衡;機制設計;前沿問題

第九講完全競争市場的局部均衡分析

内容包括:市場均衡模型;比較靜态分析;稅收對福利的影響

第十講完全競争市場的一般均衡分析

内容包括:瓦爾拉斯均衡的定義;一般均衡存在性;福利經濟學第一定理和第二定理

(二)高級宏觀經濟學

第一講宏觀經濟尚未取得進展和當前的研究熱點領域

1.1 增長的差距;1.2 收入差距; 1.3 貨币和通脹; 1.4 時間不一緻和政策的有效性;1.5 經濟波動根源和持續時間和強度。

第二講宏觀經濟學的基本分析方法和一些基礎知識

2.1 總量模型; 2.2 微觀基礎和一般均衡; 2.3 動力系統 2.4數據模拟方法;2.5 最優方法及其Bellman方程的應用。

第三講宏觀經濟的基本框架和模型之一:Solow模型

3.1 基本設定(設定的形式、内涵); 3.2 模型分析步驟(解的唯一性及其證明);3.3 模型的内涵及其動态分析(比較靜态及其收斂速度等); 3.4 模型的評價和存在的問題及其研究方向。

第四講宏觀經濟學的基本框架和模型之二:OLG模型

4.1 基本設定;4.2 模型分析步驟(多重均衡的存在可能及其含義);4.3 模型的内涵及其動态分析;4.4 OLG模型在社會保障的應用和研究方向。

第五講 Ramsey模型

5.1 基本設定; 5.2 模型的含義及其均衡定義(内容);5.3 模型分析步驟; 5.4 模型的比較靜态分析和動态分析; 5.5 Ramsey模型:動态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設定及其應用求解。

第六講随機動态一般均衡及其應用

6.1 SDGERamsey模型上的拓展; 6.2 模型求解; 6.3 模型的動态特征; 6.4 真實經濟周期(RBC)的内涵及其應用; 6.5 RBC的争議和尚未解決的問題。

第七講競争均衡增長模型——熊彼特增長模型及其應用

7.1 創造性破壞與熊彼特增長模型; 7.2 技術創新及其模型設定(Dixit-Stiglitz)模型; 7.3 方程求解; 7.4 競争性均衡的推廣與應用(最優市場競争與知識産權); 7.5 熊彼特增長模型的研究方向。

第八講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

8.1 隐性工資模型; 8.2具有摩擦的失業問題。

第九講搜尋與匹配理論及其應用(勞動力市場、婚姻市場與貨币經濟學)

9.1 搜尋和匹配理論概述; 9.2 基本設定; 9.3 模型求解;9.4 最優失業保障制度與失業問題研究進展和争議; 9.5 搜尋匹配理論在婚姻市場、貨币經濟學中的應用:進展與争議;9.6勞動力經濟學的最新進展和尚未解決的問題。

第十講财政政策:最優稅收

10.1 凱恩斯的财政政策理論; 10.2 Ramsey最優稅收; 10.3 沒有置信(commitment)的稅收安排; 10.4 Mirrless稅收方法; 10.5 最優稅收的前沿領域。

第十一講貨币經濟學及其貨币政策

11.1 貨币政策的基本命題; 11.2 凱恩斯貨币政策的特征及總量方法; 11.3 新古典方法; 11.3 搜尋和匹配方法在貨币經濟學中的基本應用; 11.4 貨币政策的争議。

Reading List(閱讀材料)

1st group.

Mankiw, N. Gregory 2006. "The Macroeconomist as Scientist and Engineer."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4): 29–46. DOI:10.1257/jep.20.4.29.;

V. V. Chari & Patrick J. Kehoe, 2006. "Modern Macroeconomics in Practice: How Theory Is Shaping Policy,"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vol. 20(4), pages 3-28, Fall..

2nd Group.

 Adonis Yatchew and Joungyeo Angel HOUSEHOLD GASOLINE DEMAND IN CANADA. By Econometrica, Vol. 69, No. 6 (November, 2001), 1697–1709

Richard Schmalensee and Thomas M. Stoker,Household Gasoline Demand in the United States, Econometrica,Vol. 67, No. 3, May, 1999,Page 645 of 645-662

3rd Group Taxation and Subsidy.

David Card; Daniel Sullivan,Measuring the Effect of Subsidized Training Programs on Movements In and Out of Employment .Econometrica, Vol. 56, No. 3. (May, 1988), pp. 497-530.

Chunping Zhong,etl, Does Taxation Have Real Effect on Agricultural Output? Journal of Economic Policy Reform, 2011,Sep.

4 th group: Solow model

Robert M. Solow 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70, No. 1 (Feb., 1956), pp. 65-94

Young, Alwyn, “Gold into Base Metals: Productivity Growth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uring the Reform Period,” J.P.E 111(6):1220-63

5th group: OLG model and Ramsey Model

Peter A. Diamond ,National Debt in a Neoclassical Growth Model,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55, No. 5, Part 1 (Dec., 1965), pp. 1126-1150

Robert E. LUCAS, Jr.,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2 (1988) 3-42.

6th groupRBC

Finn E. Kydland and Edward C. Prescott, Time to Build and Aggregate Fluctuations, Source: Econometrica, Vol. 50, No. 6 (Nov., 1982), pp. 1345-1370

Hartley, Hoover, Salyer A User’s Guide to Solving Real Business Cycle Models.

7th group: Search and Match Model and labor economics.

Shimer, Robert 2005. "The Cyclical Behavior of Equilibrium Unemployment and Vacanci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5(1): 25–49.

Robert E. Hall, Employment Fluctuations with Equilibrium Wage Stickines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 95, No. 1, Mar., 2005 :50-65

Carl Shapiro and Joseph E. Stiglitz, Equilibrium Unemployment as a Worker Discipline Device: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74, No. 3 (Jun., 1984), pp. 433-444

Nobuhiro Kiyotaki and Randall Wrigh,A Search-Theoretic Approach to Monetary Economics ,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83, No. 1 (Mar., 1993), pp. 63-77

8 th group: consumption and saving behavior

Gourinchas, Pie rre-Olivier and Jonathan A. Parker. "Consumption Over The Life Cycle," Econometrica, 2002, v70(1,Jan), 47-89.

Dennis Tao Yang, Junsen Zhang, Shaojie Zhou,Why Are Saving Rates so High in China? NBER Working Paper No. 16771,2011

Additional reading list:

1.Philippe Aghion, Steven N. Durlauf ,Handbook of economic growth, Volume 1

2.John Taylor, Michael Woodford, Handbook of Macroeconomics. Vol 1A,1B,1C

?3.N. Gregory Mankiw, David Romer and David N. Weil 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107, No. 2 (May, 1992), pp. 407-437

4.Romer, Paul M, 1986.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vol. 94(5), pages 1002-37

5.Timothy Besley, Torsten Persson ,State Capacity, Conflict, and Development,Econometrica,Volume 78 Issue 1 (January 2010) ,(p 1-34)

6.Lucas, RobertJr., 1972. "Expectations and the neutrality of money,"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Elsevier, vol. 4(2), pages 103-124

7. Robert E. Lucas, Jr.Macroeconomic Prioriti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3, 93(1), pp. 1-14.

8 Philippe Aghion and Peter Howitt, A Model of Growth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 Econometrica, Vol. 60, No. 2 (Mar., 1992), pp. 323-351

9 DARON ACEMOGLU,SIMON JOHNSON, AND JAMES ROBINSON, The Rise of Europe: Atlantic Trade,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Growth,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5, v95(2,May), 546-579

五、講座教師基本信息

(一)高級微觀經濟學講座教師: 韓松

中國人民大學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經濟系數量經濟學教研室主任

中國人民大學運籌學與數量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辦公地址:中國人民大學明德樓1053

辦公電話:8610-82500727

Emailhansong@ruc.edu.cn

教育背景

訪問學者,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經濟系(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2014,8-2015,1

訪問學者,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 & Champaign, USA),20069-20078

博士,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專業,導師:魏權齡教授),中國人民大學,2001

碩士,經濟學(數量經濟學專業,導師:魏權齡教授),中國人民大學,1998

學士,數學(應用數學專業),天津大學,1995 (畢業年份)

工作經曆

2006---今中國人民大學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副教授

2001—2006年中國人民大學信息學院數學系,講師、副教授

教授課程

高級微觀經濟學、中級微觀經濟學、經濟學原理、博弈論、數學規劃、經濟學中的數理分析方法

研究領域
微觀經濟理論、數理經濟學
數據包絡分析(DEA)理論及應用研究

應用博弈論、産業組織理論及經驗研究

主要研究成果

發表論文:

1. 韓松,魏權齡,資源配置的非參數DEA模型,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2

2. 韓松,DEA方法的統計性質及機會約束DEA模型,統計研究,20026

3. 韓松,帶有随機因素的逆DEA模型,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033

4. 韓松,DEA方法進行規模收益分析的幾點注記,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03

5. 韓松,王穩,幾種技術效率測量方法的比較研究,中國軟科學,20044

6. 韓松,多目标規劃與福利評判标準,經濟數學,20049

7. 韓松,魏權齡,非參數DEA模型最優解的(弱)Pareto性質研究,中國運籌學會第七屆全國學術交流會論文集,2004,青島

8. Yuan Hong and Han Song, Why Prices Rise Faster than They Fall? Understanding the “Rockets and Feathers” Phenomenon,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Science Conference, 2007, Singapore.

9. 韓松,楊春雷,我國城鎮居民非預期收入對消費影響的實證分析,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96

10. 韓松,王得令,中國保險業效率分析:基于2003-2007年數據,保險研究,20096

11Yuan Hong and Han Song, The Effects of Consumers’ Price Expectations on Sellers’ Dynamic Pricing Strategie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SSCI, Top Journal in Marketing Science, Impact factor 2.800) Feb 2011, Vol. 48, Issue 1, P48-61.

12. 韓松,為什麼市場價格是離散的?---基于消費者搜尋理論的綜述,制度經濟學研究,2010,第1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理論經濟學》2010年第8期全文轉載。

13. 韓松,姜鵬,中國商業銀行競争力及影響因素分析:2002-2009年,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17.

14. 郝旭光,韓松等,中國證券市場監管的博弈分析,财經科學,2012,3

15. 韓松,魏權齡,網絡DEA模型的生産理論背景,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2,4

16. 韓松,姜鵬,郝旭光,資本市場監管的兩種模式,制度經濟學研究,2013,2

17. Wei, Q., Chang, T.-S., Han, S. Quantile-DEA classifiers with interval data (2014) 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SSCI & SCI, 217 (1), pp. 535-563.

18. With Weiguo Han, Zhengwei Yang, Liping Di, Ali Levent, Making Cropland Data Layer Data Accessible and Actionable in GIS Education, Journal of Geography, SSCI, 2014, 113: 129-138.

19. Song Han, and Peng Jiang, The Performance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after Accession to WTO: From the efficiency Perspective, 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Business Studies, 2014, 12 (3), 253-271.

著作(含譯著):

1.楊斌,韓松等譯,《數理經濟學手冊》(第三卷),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12

2.韓松等譯,韓松校,《博弈論經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12

3.韓松等譯,韓松校,《博弈與信息》(第四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9.

4.參編教材,《中級微觀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10

5.韓松,姜鵬,秦安龍譯,韓松校,《信息技術經濟學導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10

學術會議

Song Han, and Bo Wang, Stochastic Network DEA Model with chance Constrained Programming,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in Malaysia, 20144.

韓松,蘇熊,基于複雜網絡DEA模型的商業銀行效率研究,中國數量經濟學年會,201310月,武漢。

20134月,北方工業大學經管學院學術報告效率評價的非參數前沿面分析—DEA模型與應用

2012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Chinese Productivity,清華大學,北京,20127月。

2012微觀數據與實證方法國際研讨會,Session Chair,中國人民大學,北京,20127月。

2012中國數量經濟學年會,烏魯木齊,新疆。報告論文具有階段投入和階段産出的兩階段DEA模型:中國商業銀行效率分析

With Quanling Wei and Tsung-Sheng chang, Quantile DEA classifiers with Interval Data, Proceeding of DEA Symposium 2012, Tokyo, Japan, Feb. 2012.

With Jiang Peng, A Study on Chinese Commercial Bank Competitiveness and Factors Analysis: 2002-2009, 22th CEA conference, Dublin, Airline, July, 2011.

山東大學經濟研究中心海右博士生論壇,報告論文,2009.

中國數量經濟學年會,2009,深圳。

第七屆中國運籌學會年會,2004,青島。


科研項目:

打開黑箱的網絡DEA模型及應用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1271208,54萬元,負責人,2013-2016

非參數前沿面分析方法理論及應用研究,人大科研基金,10XNB0233萬元,主持人,2009-2013

網絡DEA基礎理論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0871114,24萬元,主要參加人,2009-2011

中國資本市場監管有效性研究,國家社科基金,05BJL028,第二負責人,2005-2010.

主要社會兼職:

北京市運籌學會理事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統計研究》、《數學的實踐與認識》、《經濟學(季刊)》審稿人

(二)高級宏觀經濟學講座教師:鐘春平

職稱: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研究興趣:宏觀經濟學、創新理論、金融經濟學、勞動經濟學、統計推斷。

聯系方式:北京西城區月壇北小街2

中國社科院财經戰略研究院(郵編:100836

Emailcpzenith@163.com ; springzenith@gmail.com

電話: 010-59868107 18910817601

教育和工作經曆:

2013.8- 中國社會科學院财經戰略研究院,綜合經濟戰略研究部,副主任,金融學博士生導師。

2013.5-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

2011.11- 華中科技大學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教授

2011.6-11 University of Michigan-Dearborn訪問教授

2009.3-2010.2 University of Toronto訪問學者

2006122011.10 華中科技大學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副教授

2006711 華中科技大學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講師

200482006.7 招商銀行(聯合西南财經大學)博士後工作站,獲應用經濟學(金融學)博士後證書

200192004.7 華中科技大學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1995.9-2001.8 湖南大學(湖南财經學院)本科(統計學)、碩士(經濟學)

1989.9-1995.7 福建省武平一中,初高中

發表的主要論文:

中文:

鐘春平、徐長生,産品種類擴大、質量提升的創新及創造性破壞,《經濟學(季刊)》,20111月,第10卷第2期。

鐘春平、徐長生,創造性破壞與收入差距的振蕩式擴大,《經濟研究》,2006.8

鐘春平、徐長生,産品(技術)替代、創造性破壞與周期性經濟增長,《經濟學(季刊)》,20057月,第4期

鐘春平,陳靜,孫煥民,壽險需求及其影響因素研究:中國壽險需求為何低?《經濟研究》,2012年消費金融專刊。

潘黎、鐘春平,去教堂禱告還是去銀行借款?——宗教與金融行為内在關聯,《經濟學季刊》,2015 待刊

鐘春平、孫煥民、徐長生,信貸約束、信貸需求與農戶借貸:安徽的經驗證據,《金融研究》, 2010.11. 人大複印資料《農業經濟學》轉載。

鐘春平,陳三攀,徐長生,結構變換、要素相對價格與農戶行為:農業補貼的理論模型及微觀經驗證據,《金融研究》,2013年第5期。

鐘春平,利率差距——有銀行中介條件下的經濟增長,《統計研究》,2002.3

鐘春平、徐長生,我國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的誤區,《上海金融》,2006.2

鐘春平、徐長生,長期經濟增長與短期經濟波動之間關聯研究進展,《經濟學動态》,2004.10,人大複印資料《理論經濟學》200412期全文轉載

鐘春平,創造性破壞與收入差距的振蕩擴大:基于中國行業工資的經驗分析,《上海經濟研究》,2004.2

王良健、鐘春平,以外貿為主的外部沖擊,競争與區域經濟增長,《經濟地理》,2004.2

王良健、鐘春平,産業結構調整中金融發展的作用與定位,《經濟地理》,2001.6

鐘春平,失業波動之謎與搜尋匹配理論的進展,《經濟學動态》,2010.6,人大複印資料《理論經濟學》201011期轉載

李尚嫯、徐長生、鐘春平、王菲,跨國合資企業的股權結構、談判實力與長期經濟增長,《世界經濟》,2010.9

鐘春平、潘黎,産能過剩的誤區,《經濟學動态》,2014年第3期,35-47.

高培勇、鐘春平,正确理解中國宏觀經濟政策走向,《經濟學動态》,2014年第10期。

外文:

Zhong Chunping,Calum Turvey, Can households form consistent/convergent and unbiased expectation of interest rate? Applied Economic Letters, Volume 18, Issue 16, 2011 1553-1557SSCI

Zhong Chunping, Calum Turvey,Juan Zhang, Changsheng Xu, Does Taxation Have Real Effects on Agricultural Output?---- Theory and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 Journal of Economic Policy Reform,2011,Vol. 14, No. 3223–238SSCI

Zhong Chunping,Loc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Case Study in China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04.2 SCI

T.Bhavan, Changsheng Xu, Chunping Zhong, Growth Effect of Aid and Its VolatilityAn Individual Country in South Asian Economics, Business and Economic Horizon, 2010.3:1-9

T. Bhavan, Changsheng Xu and Chunping Zhong,Growth effect of foreign aid and volatility in South As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velopment Issues,10(3),2011:204-103.

Zhang Jun, Zhong Chunping,Did Olympic Games Improve Air Quality in Beijing?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Synthetic Control Method,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Policy Studies,2015 forthcoming.

此外在《南方經濟》、《江漢論壇》、《當代财經》、《湖南社會科學》、《華中科技大學學報》、《中國保險》、《海南金融》等刊物發表論文多篇。

學術專著:

《中國農業稅與農業補貼政策及其效應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6月。30.4萬字。

《創造性破壞及動态效應》,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安排待出)。30萬字。

報刊文章:

《光明日報》理論版,正确認識産能過剩問題,2014716日。

《中國證券報(理财版)》: 中英人壽康樂計劃;國壽瑞安兩全保險;平安康瑞健康保險;退休計劃與養老保險比較;分紅險:前途末路還是柳暗花明?

《中國社會科學報》:信息獲取成本影響公共政策效率(2011.6.2);張培剛論抗戰時期通貨膨脹對中國農業的損害(2011.5.12;“内戰——通脹關系說;稅制與工資剛性:中國工資占比的邏輯(2012.5.2)。從無錫尚德看高科技支持政策(2013.5

工作論文(working papers):

[1]稅收與資本擠占、勞動者談判實力與勞動工資份額——基于中國制造業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三審)

[2] Who Can Form Unbiased Expectation on Interest Rate?

學術會議論文:

[1]鐘春平、孫煥民、徐長生,信貸約束、信貸需求與農戶借貸:安徽的經驗證據,首屆《金融研究》金融消費論壇,2010,北京,對外經貿大學;首屆《經濟研究》消費金融論壇,2010,北京,清華大學.

[2]鐘春平、肖琴、陳三攀,農業收入性補貼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和經驗驗證第十屆中國經濟學年會,2010,鄭州。

[3]鐘春平、肖琴、陳三攀,農業補貼對農戶的影響,第九屆中國經濟學年會,2009,浙江大學/ 同時入選2010年留美經濟學年會(廈門大學)。

[4]鐘春平,創造性破壞與系統的動态變化過程:質量提升與産品種類擴大形式的創新及其經濟增長,第七屆中國經濟學年會(2007,北大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大學、香港大學)

[5]鐘春平、徐長生,創造性破壞與收入差距的振蕩擴大:内在機理和經驗證據,第五屆中國經濟學年會(2005,廈門大學)

[6]徐長生、鐘春平,鑄币稅與中國潛在的金融風險,第二屆中國經濟學年會(2002,西北大學)

[7]鐘春平,人生三階段、人口結構與中國農村經濟增長,第二屆中國青年學者論壇(2002,武漢大學)

[8]Wang, Zhe and Zhong, Chunping, Focus, Diversification, and Innovation Direction, Proceeding of China Private Economy International Forum,2007:160-173, Published by American Scholars Press, 3238 Harest Way, Mareietta, GA 30062 USA ,(ISTP)

[9]Zhong,Chunping, Xiao Qing,Hierachy, Flattening, and Organization Framework Selection Proceeding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8.9,(ISTP)

[10]Ni L, Zhong CP, Xu CS, et al.,Effect of Creative De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osts & Telecommunications of China , Eighth Wuhan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Vols I-III :863-868 , 2009.(ISTP)

所獲獎勵:

1999.10 湖南大學優秀研究成果獎(本科生);2000.5 湖南大學研究生優秀研究成果獎; 2001.10 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優秀研究成果獎;2004.9 張培剛發展經濟學優秀博士論文獎; 2004.12 華中科技大學優秀博士論文

2008.5 武漢市優秀社科成果二等獎

2008.11 湖北省優秀社會成果三等獎

2010.11 第一屆《金融研究》消費金融論壇優秀論文,金融研究編輯部,鐘春平、孫煥民、徐長生。

2010.12 湖北省優秀學士論文指導教師,學生:梁超燕。

2011.7 華中科技大學優秀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教師(一等獎),學生:王凱。

2011.10 華中科技大學教學質量二等獎。

2011.12 湖北省優秀學士論文指導教師,學生:王凱。

2012.3 第十三屆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獎,霍英東基金會。

2013.12 湖北省優秀社科成果獎三等獎。

研究課題:

主持課題

[1]銀行保險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深圳保監局,主持),已結項完成;

[2]銀行保險:理論實踐與我行選擇(招商銀行研究報告,主持),已結項完成;

[3]現代商業銀行業務結構及其演變趨勢研究,招商銀行博士後工作站,已結項完成;

[4]高級宏觀經濟學講義,2008年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院教改項目,已結項完成;

[5]農業稅減免和農業補貼的統計效應評價研究,2008年全國統計科學重點課題(2008LZ001),已結項完成;

[6]搜尋匹配理論研究進展及在中國勞動力市場應用研究,2008年國家留學基金委一般項目,已結項完成。

[7]基于興趣和能力培養的經濟學原理課程改革與建設研究啟明學院專業基礎課程建設,華中科技大學教改項目,2010.

[8]基于搜尋匹配的工資決定與勞動力市場的波動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201010YJA790266)結項完成。

[9]創造性破壞及其動态效應,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201111FJL007),已結項完成.

[10] 宏觀預期指标的無偏性統計檢驗及預期形成機制研究,20112011LZ053),全國統計科研計劃項目(重點項目),結項完成。

[11]基于搜尋匹配理論的崗位空缺理論研究,第44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2012.

[12]開發金融與科技創新有機結合研究,國家開發銀行-華中大研究院聯合課題,2013.結項完成。

[13]重大技術進步和我國高科技行業發展研究,2013年國家社科重點項目,(13AZD073)。

[14]健全資本、技術、管理及知識等要素報酬市場決定研究,2014年中央人才領導小組課題,結項完成。

[15]創新宏觀調控方式研究,2014中國社科院創新工程,結項完成。

[16]利益格局與收入分配:改革的邏輯和重點,2015中國社科院創新工程.

參與課題:

[1]張家界十五規劃及2015年遠景規劃,張家界市計委,王良建教授主持;
[2]被擔保企業綜合能力評估與風險大小評估模型研究,中科智,王良建教授主持;
[3]招商銀行設立基金公司的可行性報告,參與;
[4]我國二元金融的存在與金融業的改革和發展,教育部人文科學重點課題,主要參與人,曾康霖教授主持;
[5]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工業結構優化升級研究,2006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課題,主要參與人,張培剛教授、張建華教授主持;
[6]
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研究,2008年國家社科重大招标課題,第三參與人(子課題負責人),徐長生教授主持.

[7]創新驅動的産業升級研究,2012年國家社科重大招标課題,第三參與人(子課題負責人),張建華教授主持。

指導學生狀況:

在讀碩士研究生2人,畢業碩士8人;留學研究生1名;協助指導博士畢業4人(2人都在《經濟研究》發表論文),指導博士生(畢業)1名;現指導在讀博士研究生3人,畢業博士一名;指導留學博士1人。

講授課程及狀況:

經濟學原理,并擔任華中科技大學主講教師,主要承擔創新實驗班(雙語、全英語)學生課程;課程評價均在90以上。

高級宏觀經濟學,本科實驗班核心課程,雙語教學、全英語教學,課程在2008年評分全院最高。

Advanced Macroeconomics(全英語教學),國外留學研究生課程。

宏觀經濟學,在職研究生課程。

金融理财與産品營銷,金融專業碩士課程。

審稿工作: Applied Economics, Agricultural Finance Review, Economic Modeling, Food Policy,Frontier in Economics,China Economic Review,《經濟學(季刊)》、《金融研究》。

社會服務與職務:财經戰略研究院綜合經濟戰略研究部副主任,原張培剛發展經濟學基金會秘書;原華中大-國開行發展研究院長助理。中國社科院财經院學術委員會委員、職稱評定委員會委員、學位委員會委員。

參與政策決策及報告:20144月參加全國政協化解産能過剩專家研讨會;并接受中央台采訪等;

20141月參加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建設新型智庫研讨會;

201312月參加國家稅務總局債務問題研讨會。

20148月,中國社科院改革進展第三方獨立評估(主筆)。

在中國社科院《要報》,《專報》、《專供信息》、《财經論壇》等向中央報送多篇決策咨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