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沿革
發布者:系統管理員發布時間:2016-07-26浏覽次數:813
一、 本課程校内發展的主要曆史沿革 |
|
國際經濟學是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的三大主幹專業課程之一, 經過最初的設置以及随後近20年的發展,本課程已經具備強大的教學隊伍,完善的教學條件,科學的教學方法,成為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乃至全校的優秀示範課程。 本課程自1988年設置至今,基本上經曆了如下三個發展階段: (一)1988年—1993年:創建階段 1988年,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原經濟學系設置世界經濟教研室,并開設國際經濟學課程。本課程最早面向經濟學專業本科學生,由于課程内容的适用性,該課程逐漸擴展到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國民經濟管理專業、财稅專業、社會保障專業、金融專業、商務英語專業等。 本階段主要采用國内教材,這些教材基本滿足當時的教學要求,但是在結構和内容上存在着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課程的發展。在教學上主要采用傳統的方法,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輔以課堂提問和練習。教學工具主要是黑闆闆書,考核方式是期末閉卷。 在本科教學的同時,外地和校内函授教學中陸續開設本課程,并有較好的反響和評價。 (二)1993年—2000年:發展階段 經過第一階段的發展,本課程在本科教學上取得了很大發展,随着國内相關教材建設逐步完善,出現了一批新的優秀教材,本課程教學内容開始完善。教學方法上開始出現較多創新,在傳統方法的基礎上,逐步開展啟發式教學和案例教學,同時輔以學生的課堂讨論和課外實踐。學生成績考核在保持試卷考核的同時,輔以平時練習和論文。 1993年以後,相關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教育也陸續開設了《國際經濟學》課程,并采用國際流行教材的中譯版,如薩爾瓦托《國際經濟學》第五版(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三)2000年至今:成熟階段 從2000年開始,本課程逐步呈現出多樣化、階梯式、全方位的特征。教學分成碩士研究生、本科必修課、本科選修課和函授等4大層次,并根據四層次特點分别采用不同的教材、教學方法和考核方法。 1.在必修課教學中,使用原版教材開展雙語教學,包括Paul R. Krugman 和Maurice Obstfeld所著的國際經濟學教材,教學效果好。成績考核中重視學生對英語的運用,采用“總成績=卷面成績×80%+平時成績×20%”的方式。 2.教學方法上出現了一個顯著的變化,即引入并逐步完善雙語教學,重視學生專業理論和專業英語的同步學習,強調課堂上師生間的互動交流。 3.教學條件也得到很大提高,陸續普及多媒體教學工具,大量采用音頻、視頻等資料,豐富教學内容,提高教學質量。 4.教師隊伍建設取得顯著成效,逐步選用具備相當英語水平和專業水平的教師充實教師隊伍,并在近兩年引進國外教授和具備國外學曆的教師。與此同時,本課程教師積極參加國内和國外的培訓和學習,提升理論素養、英語水平和教學能力。 5.雙語教學方面的研究和課題相應開展,在提高教學水平方面做出了積極有效的理論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