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黨的十九大)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開。2017年10月18日上午9:00,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了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報告。這次大會的主題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以下是習近平主席的名言:1.中國共産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3.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4.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5.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6.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鬥目标,依靠人民創造曆史偉業。7.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進軍。8.中華民族将以更加昂揚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9.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隻會越開越大。10.有事好商量,衆人的事情由衆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11.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12.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13.打赢藍天保衛戰。14.我們的軍隊是人民軍隊,我們的國防是全民國防。15.我們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圖謀。16.人民群衆反對什麼、痛恨什麼,我們就要堅決防範和糾正什麼。17.不管腐敗分子逃到哪裡,都要緝拿歸案、繩之以法。18.黨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19.中國夢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其中,我對最後一句話“中國夢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特别有想法。想想文藝複興,想想五四運動,想想那些為了生命,為了生存的浴血男兒,想想一百年前在敵人的炮火下不屈不撓的青年學生們,我都感覺猶為震撼。我們是新時代的青年,肩負着祖國的未來,我們是初升的太陽,我們有着無限的希望。生活固然處處不如人意,但是生命的靈魂卻在柏拉圖的理想國裡尋找着真谛,在一次次浴血憤然中實現着自我,騰飛着自我,這才是人生的本質,才是生活的意義。
習近平主席高度贊揚了青年人的熱血和激情,高度看好未來的我們,但是青年一代也有着自己的苦痛和蛻變。精神空心化、思想奇葩化、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更是逐漸泛濫,我們這一代青年人是要扛起未來的大旗幟的希望,我們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學習,培養高尚情操,為成為社會主義接班人更加努力。
因為我是經濟學的學生,所以還對黨的十九大有關經濟方面的特别感興趣,尤為感興趣的就是實體經濟。在我們國家,實體經濟遭受的困境就是脫實向虛的情況,情況尤為嚴峻,形勢不容樂觀,關于振興實體經濟,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的根基,對一國實現經濟持續增長、改善人民生活、提供就業崗位、提升國際競争力具有重要意義。振興實體經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新常态下,推動實體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必須正确處理實體經濟與虛拟經濟、制造業轉型升級、互聯網經濟以及對外開放等多方面的關系。處理好實體經濟與虛拟經濟的關系由于短期利益驅動,近年來不少地方出現了實體經濟邊緣化的情況。但是,抑制“脫實向虛”并不是要摒棄虛拟經濟。虛拟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結合,将給人們的生産方式和生活方式帶來革命性變化。事實上,虛拟經濟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虛拟經濟的産生源于實體經濟的内在需求,實體經濟的正常運轉和快速發展離不開虛拟經濟的支持;另一方面,虛拟經濟如果過度發展将會導緻泡沫經濟,積累經濟風險。因此,必須遵循客觀規律,在壯大實體經濟的基礎上引導虛拟經濟有序健康發展,充分發揮虛拟經濟對實體經濟的“助推器”作用,形成虛實結合、良性互動的經濟運行局面,處理好傳統制造業與現代互聯網經濟的關系。傳統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要運用現代互聯網改造提升制造業。特别是在以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為特征的新業态對人類生産生活方式影響不斷加大的情況下,制造業必須超越傳統制造業發展的思維,實現“互聯網+傳統産業”等的多向滲透。尤其是要充分發揮“互聯網+科技服務”“互聯網+商務服務”“互聯網+金融服務”及“互聯網+政務服務”等優勢,快速響應顯性市場需求,積極挖掘潛在市場需求,促進資金、人才、科技、品牌、信息等創新要素的集聚共享,為制造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處理好政府有效激勵與尊重市場規律的關系雖然在市場體系發育不全、企業資源供給不足的情況下,政府的介入确實有助于實現經濟趕超。但是,在經濟發展新常态下,政府保持過大的配置資源權力容易導緻資源配置效率和生産效率低下。因此,政府應當秉承“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理念,改變過去慣用的行政性手段和計劃經濟思維。具體來講,就是要簡政放權,加強激勵創新的有效制度供給,制定有利于技術創新、市場競争等的法律法規,構建起有利于維護市場公平競争、促進企業自主創新和提高産業競争力的産業政策體系,從主導要素資源配置向注重市場監管、公共服務等轉變,處理好金融改革創新與實體經濟改革的關系,金融作為融通資本的主要手段,是實體經濟的血液。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指出,“金融要把為實體經濟服務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當前金融資源向實體經濟流動的渠道還不夠暢通,融資難仍然是諸多企業特别是中小企業面臨的一大難題。解決融資難既需要通過金融改革創新提高金融服務和調控的有效性,同時也要提升實體經濟回報率。隻有這樣,才能使金融更好地發揮其對實體經濟的重要支持作用,處理好“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的關系,不可否認,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招商引資”。今天,我們要逐步邁向創新驅動發展,讓自主創新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但是,自主創新與對外開放、引進外資和國外技術并不矛盾,需要在注重對外開放質量的基礎上消化吸收和融合創新。新一輪的對外開放應重視“招才引智”,即通過本土市場需求規模和結構優勢,将全球創新人才為我所用。當前應該抓住更多發展空間與機遇,建設新的國際合作框架,充分吸納全球科技、人才、知識等要素,積極培養與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特别是掌握國際先進高新科技的高端研發人員和善于應對國際競争的科技型企業家,提升實體經濟的科技含量,處理好兩種開放發展模式的關系過去,我國憑借勞動力、土地等資源優勢,利用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實施大規模國際産業轉移的機遇,承接國際生産外包,從事代工生産和加工組裝,有效促進了實體經濟發展。這種“本土低端要素+國外需求市場”的發展模式,是以國際代工模式切入跨國公司主導的全球價值鍊低端為主要特征的。它容易造成産業結構低端化、能源資源緊缺和生态環境壓力加大等諸多問題,不利于實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新一輪全球化進程中,我國應當依托國内市場需求的規模優勢,通過企業國際化、人才國際化和城市國際化來集聚和配置全球創新要素,以此推動創新型實體經濟發展。這種立足“國内需求市場+國外創新要素”的開放模式,其内涵至少包括:一是主動擴大開放領域,由制造業開放向服務業開放擴展,提升制造業服務化、國際化水平;二是主動利用國外資源,擴大經濟輻射力,從原來單一“引進來”,向“引進來”與“走出去”并重轉變,将企業經營活動擴展到多元化的海外市場;三是積極參與國際經貿規則的制定,掌握對外開放的主動權與發言權。
作為經濟學的學生,我特别支持國家支持實體産業發展,根據馬克思的觀點來說,隻有實體經濟發展了,整個經濟體系才有支撐點,我們國家的經濟才有未來,才有堅實的根基,在發展實體經濟上,我們國家不僅僅有可為,而且大有可為,我也對我們國家的發展充滿了希望!(方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