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黨校第一期--茹雪談十九大學習體會

發布者:張可發布時間:2017-12-01浏覽次數:603

新時代的中國夢

  

“中國夢”真正的意義在于,讓每個人都有超越其父輩的可能性,讓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過得好一點,讓每個人都懷着對明天的期許,相信明天會更好,從而可以“安然入睡,恬然醒來”。而站在新時代的起點,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夢想。如何通過制度設計,而不是情感綁架,去幫助年輕人實現家國理想,則是實現中國夢的關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着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意味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在新時代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小康社會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同時我國社會生産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産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問題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

新時代的中國夢是什麼

既然時代已然發生變化人民關系的重心也在悄然轉移那麼對于現如今的中國人而言中國夢是什麼

于概念而言20121129日,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在正式場合提及“中國夢”,将“中國夢”定義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為“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即:到2021年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周年時,逐步并最終順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具體表現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實現途徑是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弘揚民族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實施手段是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态文明“五位一體”建設。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的曆史交彙期。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标,又要乘勢而上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進軍。”“綜合分析國際國内形勢和我國發展條件。第一個階段,從二零二零年本世紀中葉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來安排。第一個階段,從二零二零到貳零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貳零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把我國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于個人而言。中國夢就是個人的努力通過公平的競争而實現想要的“成功”。這個層面意義上的“成功”并不是生活的逆襲,因為那對于絕大多數普普通通的人來說,太遙遠了,也太殘酷了。你總不可能期待每個人都是總理,每個人都成為首富。“中國夢”真正的意義在于,讓每個人都有超越其父輩的可能性,讓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過得好一點,讓每個人都懷着對明天的期許,相信明天會更好,從而可以“安然入睡,恬然醒來”。正如,加缪的“巴旦杏樹”裡描述的那樣“冬天裡總是耐心地等待,因為我知道,一夜之間,二月的一個寒冷而純淨的夜裡,山谷裡的巴旦杏樹就會開滿白色的花。”

如何實現中國夢

我理解的中國夢應該具體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第二個層面是中國人的共同夢想第三個層面是每個人微小而獨特的夢想因而我認為要實現中國夢也要從這三個層面細化實現其可操作性

第一個層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它就像一面紅旗指引着後面的大隊人員——中華民族13億人口,向着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目标一同奮進。我們關注釣魚島事件、特朗普政策、朝核危機等等,不是因為我們好戰、愛看熱鬧,而是民族認同感,我國每個人,無論你處于何等地位,都隐約擁有一個共同的中國夢,也是身為中國人的責任和驕傲。這個層面中國夢的實現,是需要知識分子的引導,宣傳媒體的倡議,政府對文化建設的投入,建立國人對“中國夢”的信任,以此勾勒新的價值觀,來引導、聚攏當代人的思想乃至行動。

第二個層面中國人的共同夢想它類似于人們生活的環境例如平等的教育機會就業機會、市場環境,出門少堵會兒,空氣更好點……這個層面的中國夢與我們的生活休戚相關,其實現需要建立在第一個層面的基礎上。這并不是實現第一個中國夢的基礎,二是在第一個中國夢越來越完善的基礎上,第二個層面的中國夢才會越來越可能得以實現,這也更需要政府、行業、企業乃至個人的共同努力。政府可以用稅收,即社會的第二次分配,去幫助那些低于平均收入水平的人或集體;可以用于從事社會上企業或個人不願意去做或者做不了的失業,例如,道路、國防等等;可以幫助那些沒有生活技能的人學習知識,畢竟“授之以漁不如授之以漁”。行業協會等可以用各種規章制度去進行規範的章則設計,以規制企業的排污等行為。個體可以通過遵守規章制度,以減少社會沖突,可以通過約束自身行為而實現自身價值,提高個人修養。

第三個層面每個中國人具有的微小而獨特的夢想比如大學生畢業通過自己四年的積累和反複的面試而找到一份兒适合自己的好工作亦如每個家長都期待着“子成龍,女變鳳”,想要兒子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他的努力和收獲成正比,想要女兒在選擇職業的過程中更被看重的是能力而非性别;計程車師傅想要去攀登珠穆朗瑪峰的夢想,可以通過踏實工作、存錢而實現,并且在這個過程中獲得絕大多數人的鼓勵和理解……衷心地希望,對于每個個人而言,“每天叫醒你的,不是鬧鐘,而是那些追求自我實現價值的夢想。”

制度設計是實現中國夢的關鍵

正如十九大報告裡出現的那段話。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中國夢是曆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終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鬥中變為現實。如何通過制度設計,而不是情感綁架,去幫助年輕人實現家國理想,則是實現中國夢的關鍵。

房價問題教育資源養老問題……很多20來歲的年輕人憂心于房價,急于成為房奴,在35歲之前甚至在40歲之前都為一套大城市的房子而奔忙,那麼還談什麼夢想。就像我不知道從哪裡聽過的那句話裡說的一樣,“年輕人首先是人,他們或她們,也要生活,也會害怕,年輕人的夢想,年輕人的執着,不應該在一些本應該避免的問題上被考研”。

而像房價之類的問題想要解決的關鍵在于制度的設計而非僅僅價值觀的改變因為“房子是家”這個概念是傳承了幾千年的文化信仰,怎麼可能那麼輕易地被妥協。制度設計,以疏導人才流向,以改革戶籍約束,以改善薪酬體系,以減弱不平等……以保障每個中國人,尤其是每個有熱血的年輕人都有做夢的權利和實現夢想的可能性。

夢想是期許是對應然之事的承諾農民從種子裡收獲一個好年是應然之事孩子從學校平安歸來是應然之事先賢所謂的“老有所終,壯有所養,鳏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是應然之事……希望上述以及未述的所有夢想,均可以實現,更希望在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國家能少走彎路,每一個中國人可以不流血、少流淚、被理解、被陪伴,每一個平凡人的中國夢都可以對自己的孩子說:“這輩子,我過得很知足,但是,我希望你可以過得比我好,比我更幸福。”(茹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