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黨校第四期--黃豪談十九大學習體會

發布者:宋昀宜發布時間:2017-12-01浏覽次數:533

十九大心得體會

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經濟學專業支部黃豪

在通過對十九大報告學習的過程中,我對以下幾個關鍵詞的印象尤其深刻,在對這幾個關鍵詞進行學習理解後,形成了如下的學習心得。首先對于“新時代”這個關鍵詞在報告裡的原文為“這個新時代,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在新的曆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強國的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從中可以看出這是黨對中國社會發展的曆史方位提出的新判斷。在這個階段,我們的生産力發展達到了相當的水平。在進入新時代以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完成了發展的階段,開始向發展起來以後的方向邁進。如何把這個新判斷體現到未來的發展實踐中呢?我們自然需要新的指導思想、新的理論武裝,這就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是當代中國共産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發展實踐結合起來,所體現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引向更大勝利的行動指南。

對于“主要矛盾”這一關鍵詞在報告裡的原文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同時,我國社會生産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産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問題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從中可以看出從物質文明建設到精神文明建設,再到後來的政治文明建設、和諧社會建設和生态文明建設,是改革開放30多年發展曆程水到渠成的結果。現代社會中人們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同樣在與日俱增,不能再以物質文化需要簡單概括,也不能單獨依靠經濟建設解決問題。在這個意義上說,新的社會主要矛盾的表述指向的是人的全面發展,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更能夠無縫對接,也咬合得更加緊密。而且,我國社會生産能力已很難稱為“落後”,新的主要矛盾的表述體現了黨中央對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的新判斷。

對于“全面小康”這一關鍵詞在報告裡的原文為“從現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項要求,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态文明建設,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突出抓重點、補短闆、強弱項,特别是要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曆史檢驗”。從中可以看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要是一個時間概念,具體就是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成”意味着全國每個地方、每個人都不能落下,比如831個貧困縣全部都要“摘帽”。這是一種非常剛性的時間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标确實到了決勝階段。如果不以“決勝”的姿态實現這個目标,今後階段的目标就難以展開。

對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關鍵詞在報告裡的原文為“我們黨堅持以馬克思列甯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緊密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産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進行艱辛理論探索,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根本标志是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個思想是十八大以來黨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對馬克思列甯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奮鬥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發展。

最後就是對于報告中提到的“青春夢想”這一關鍵詞,關鍵詞在報告裡的原文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國夢是曆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終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鬥中變為現實。全黨要關心和愛護青年,為他們實現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廣大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做時代的弄潮兒,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鬥中書寫人生華章!”青年最有朝氣、最有活力、最具創造精神,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綻放青春夢想,青年首先要構築靈魂的歸巢,不忘初心跟黨走,牢固樹立理想信念,始終堅定“四個自信”;要志存高遠,腳踏實地,把學習作為首要任務,樹立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靠本領成就的觀念;要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敢于吃苦,勤于實踐,善于開拓,争當先鋒,成就“奮鬥的青春”。(黃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