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新理念,現代新經濟
——十九大報告學習心得
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大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整個大會圍繞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的主題,就中國當今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讨,為未來中國的全面發展規劃出更為清晰地藍圖。
大會出具的十九大報告總體分為三個部分,分别是: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曆史性變革;新時代中國共産黨的曆史使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決勝全面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貫徹發展新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加快生态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堅持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堅持“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我就“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這一專題進行深入的了解,同時也運用了自身專業知識使十九大報告在我心中更加的鮮活、明晰。
在這一部分中,報告清晰地分析了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經濟增長和主要問題,提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須堅定不移把發展作為黨的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解放和發展生産力,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報告同時也明确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的戰略目标。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産率,着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争力。現階段我國經濟增速穩定在6.9%左右,高速增長的時期已經過去,經濟增速在下降一方面是因為自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整個世界經濟都處于低速增長時期,世界市場相對平淡,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我國的經濟總量增大,基數的連年增加也使得經濟增速不可能實現之前的迅速翻倍。同時經濟增速的放緩也因為我國之前的發展有以資源、環境為代價的趨勢,多年的經濟建設為我國帶來了環境污染、生态破壞等等各種方面的問題,而改善經濟發展方式,環境治理必然對GDP造成一定損失,還有人口老齡化使養老問題負擔加重,人口紅利日漸消失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都急待我國經濟發展的質量有很大改善,經濟不該是單一的數值增長,更需要的是經濟的真正意義上的進步。
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我們必須把發展經濟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質量作為主攻方面。加快建設制造業強國,發展先進制造業,同時支持傳統産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瞄準國際标準提高水平,促進我國産業邁向全球價值鍊中高端,培育若幹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從日常生活中不難感受到國産品牌有時在質量上與外國品牌有所差距,大衆選擇趨向于進口品牌,這一消費現象不難看出我國消費者的消費需求、産品質量要求高于我國制造業的供給水平,我國的消費市場潛力巨大而并未充分利用,因此就迫切的要求從供給側出發,堅持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杆、降成本補短闆,擴大優質供給,實現供需動态平衡。
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我們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引領原創成果重大突破。現如今,科技研發水平一定程度上代表的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發展潛能。科技不單單是第一生産力,更是國防安全,社會穩定的保障。創新在實踐中的應用更能推動一個全新領域的萌發和傳統領域的革命,是經濟發展的潛在動力。我國一定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除此,還有農村方面的問題,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方面,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十九大報告都給出了明确的戰略規劃,無疑讓人民看到了未來美好生活的藍圖。例如堅持農村農業優先發展,按照産業興旺、生态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完善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強化舉措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發揮優勢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創新引領率先發展東部地區優化發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
新時代要靠核心掌舵,新征程要靠思想引航,習近平總書記為黨中心的核心,給全黨以核心力量,給人民以信仰的力量,必将彙聚起全民族逐夢前行的磅礴力量。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更是展示了舉旗方向,掌舵領航的堅定政治自信,飽含了高瞻遠矚,統攬了全局的超凡政治智慧,彰顯了迎難而上,開創新局面的強烈政治擔當,莊嚴宣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豪邁開啟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新征程。(趙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