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複工複産專題----化危為機 讓數字化轉型成為湖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發布者:宋昀宜發布時間:2020-05-26浏覽次數:765

 楊豔紅  李小平

    核心提示:發展數字經濟、形成新動能既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戰略規劃,也是疫情期間我國特别是我省經濟發展和人民安全的現實需要。這次疫情讓全省人民深刻認識到數字技術深度融合與數字化轉型所蘊含的巨大效益。數字經濟的剛需得以凸顯和擴大,國内投資者對數字經濟的投資将更為堅定,這也會推動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進一步加速。因此,政府應化危為機,讓數字化轉型成為推動湖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為此建議如下:加大數字新基建建設投資力度、推進産業與企業數字化轉型、打造協同高效的數字政府、加強多層次的交流合作。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大力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數字經濟、共享經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黨中央、國務院先後出台了網絡強國、寬帶中國、“互聯網+”、智能制造、促進大數據發展、人工智能、軟件等一系列重大戰略與規劃,各地方也頻頻出台相關支持舉措打造數字經濟新引擎。作為全國新冠肺炎疫情重災區的湖北,這次疫情讓全省人民深刻認識到數字技術深度融合與數字化轉型所蘊含的巨大效益。疫情期間,數字經濟與電子商務為維持基本生産、消費與貿易發揮了極其重要而獨特的作用,數字經濟的剛需得以凸顯和擴大,國内投資者對數字經濟的投資将更為堅定,這也會推動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進一步加速。因此,政府應化危為機,加快推進疫情期間湧現的數字生活、數字文化、數字消費、協同辦公、數字政務,讓數字經濟成為湖北疫後複蘇、就業、消費疊代、産業升級,以及服務業、制造業融合發展、國際競争力提升的助推劑。

規模是數字經濟領域生産力、創新和消費者福利的關鍵。數字經濟發展初期有賴于政府進行行之有效的市場幹預,投入大量财政資源,并加強市場資源引導。由于人工智能的使用和應用取決于海量數據的獲取,而政府掌握着充足的數據,是“大數據”的主要來源,應成為開放政府與開放數據的倡導者。然而,一段時間以來,不少部門熱衷于各建系統,結果往往是平台成本高、運行效率低,而且通常維持不了太長時間。政府内部缺乏統一的大數據平台,海量數據難以開放共享和挖掘利用。打破政府系統内部及與企業之間的數據孤島和數據煙囪、實現數據互聯互通和開放共享、促進數據高效利用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前提。

為此,建議如下:

一、加大數字新基建建設投資力度。加快推進 5G、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要高标準、高起點推動傳統信息基礎設施升級改造,積極構建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提高數字資源的交互效果。加快光網改造和移動通信網向5G升級,積極開展5G網絡建設試點和商用部署。調動科技型企業、科研機構等加大對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鍊、5G等重點領域的研發投入,加快研發自主創新産品和運營平台,開發生産軟硬件基礎設施。省級政府應對現有平台和數據庫進行整合,建立雲計算等公共平台。

二、推進産業與企業數字化轉型。應大力支持數字技術與工業、服務業、農業深度融合,鼓勵制造企業與互聯網企業合資合作,推動中小企業制造資源與互聯網平台全面對接。推動工業互聯網加快發展,推進工業企業和運營商深度合作,打造一批融合應用标杆企業和樣闆工程。重點培育數字化解決方案服務商。鼓勵智能化裝備服務商推廣成熟整體解決方案,信息技術服務企業發展數字化制造系統集成業務,培育一批專業能力強、運營模式好、帶動作用大的數字化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重點培育和推廣共享制造新模式。依托工業互聯網平台構建共享制造體系與平台,整合區域制造資源,建立健全“平台接單、按工序分解、多工廠協同”的共享制造模式;探索建設産業集群共享工廠、數字化共享制造園區應用新模式。通過優先支持的方式引導制造業、建築業、農業、服務業開展數字化轉型示範試點建設,支持企業上雲上平台。政府應與阿裡、騰訊、生意幫等大型平台企業合作共建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推行普惠性“上雲用數”服務,為全市傳統服務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公共服務支撐。政府應大力支持重點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如智慧農業、金融科技、智能交通、遠程醫療、互聯網教育等。

三、打造協同高效的數字政府。結合政府職能轉變,從機制上促進政(府)企(業)協(會)園(區)協作建立公共服務平台,大力發展第三方服務,加快各類創新平台的開放共享,降低數字經濟發展的門檻。建設一體化高效運行的“整體政府”,打破各部門内部業務壁壘,以全局、整體的思路整合資源、優化流程,提高跨部門協同能力,提升數字經濟治理能力,打造精準高效的數字政府,優化數字經濟政策環境。應制定實施公共數據開放與共享計劃,制定跨部門、跨區域、跨層級、跨系統的數據共享、開放和業務協同的法規和規則,強化各地各有關部門的業務銜接;引導企業、行業協會、科研機構等依法采集并開放數據,鼓勵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運用數據進行商業模式創新,切實讓數據資源充分利用,使數據的内在價值完全釋放。強化大數據管理機構的工作職能,同步建立數據開放共享協調機制,并及時有效地應對數據開放共享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權力部門化、信息孤島等問題。政府和事業單位應購買雲計算服務,并允許提供數據平台的公司優先進入政府采購目錄。加強數字經濟監管,探索完善跨部門協同監管機制,提升政府治理的精确性和治理水平。此外,構建數據安全及隐私保護制度,尤其是數字退出機制,切實維護政府數據安全。  

四、加強多層次的交流合作,構建數字經濟協同發展的支點。聚焦區域間數字經濟合作重點,加強政府之間、政企之間、企業之間的交流互動,促進聯盟、智庫、科研機構和産業組織等機構的合作,實現交流互建,打造合作支點,推動區域數字經濟協同發展。做好數字内容産業的頂層設計,避免同質競争、資源浪費以及重複建設。探索推動數字産業園區共建、共管等模式。深化在遠程醫療、遠程教育等公共服務領域的合作。成立中國大數據及疫情研究中心,整合疫情數據,集合全球智力研發疫情防治及相關藥物的研發開發研究,助力湖北大健康産業的發展。成立全省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聯盟、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智庫,組織數字化轉型發展沙龍,跟蹤全國、全市數字化轉型動态、開展重大問題研究,為全市數字化轉型提供決策咨詢、智力支撐。

 

作者簡介:

楊豔紅: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副教授,經濟學博士,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高質量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李小平: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教授、博士生導師,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院長,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高質量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武漢市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