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娟娟
核心提示:當前疫情對我國外貿的影響以需求端為主,外需不足使得外貿企業面臨着訂單取消或推遲、拒收拒付風險上升、新訂單減少、國際物流受阻、資金壓力增大等問題。在穩住外貿基本盤的基礎上,各省積極推行“出口轉内銷”初見成效,湖北省也應該結合本省外貿特征及企業實際,通過政府牽線搭橋、電商平台賦能、外貿消費券對接、内銷服務落地等手段打好政策“組合拳”,引導外貿企業與國内市場對接,幫助外貿企業共渡難關。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蔓延給我國外貿企業發展帶來了嚴峻考驗。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中國進出口總額下降6.4%,其中出口下降11.4%。盡管當前我國内需市場開始穩步恢複,但外貿出口下行的風險仍然較大。世貿組織4月8日發布的《全球貿易數據與展望》報告預計,今年全球貿易總額可能會下降13%-32%。
面對外部市場的巨大不确定性,4月17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确提出要支持企業“出口轉内銷”,鼓勵外貿企業開拓國内市場以破解外貿困境。由于内銷市場的“遊戲規則”與外貿市場差别很大,為了避免企業在轉内銷過程中“水土不服”,需要地方政府做好幫扶工作,主動為外貿企業牽線搭橋、引導企業利用電商平台、直播帶貨等方式構建銷售新業态,以幫助外貿企業共渡難關。
1.湖北省當前外貿企業所面臨的現狀
(一)出口同比大幅下降,外貿形勢不容樂觀
根據湖北省商務廳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全省進出口總額627.5億元,同比下降20.9%。其中,出口318.3億元,同比下降38.1%;進口309.2億元,同比增長11.1%。進出口、出口增幅分别低于全國14.5和26.7個百分點,進口增幅高于全國11.8個百分點。
(二)外貿企業訂單取消或推遲,新訂單銳減
從2020年1月23日武漢市正式封城開始,持續2個多月的封城時間讓武漢市的外貿易企業基本處于停工停産狀态,外貿企業訂單持續推遲甚至被取消。後期随着各類企業逐步複工複産,國外疫情又開始大範圍蔓延,外部需求急劇萎縮,外貿企業又開始面臨着新訂單銳減的問題,“外貿慌”、“訂單荒”的問題十分突出。
(三)國際物流持續受阻
疫情發生以來,國内物流和國際物流均受到了嚴重影響。目前國内物流在逐步恢複中,但仍然存在運力不足、場站複工難、整體貨量減少、物流成本階段性上升等問題。國際物流形勢在國外疫情持續蔓延的情況下更為嚴峻,很多國家(地區)關閉全部或部分口岸或加強口岸檢疫,人員出入境也實施了限制性措施,這将持續影響我國外貿企業的進出口活動。
(四)外貿企業資金壓力增大
疫情之下,一方面由于國外訂單流失,另一方面由于國内生産原材料、人工成本、運輸成本價格上漲等問題,外貿企業相比内銷企業面臨着更大的資金壓力。據商務部的摸底調查顯示,大部分外貿企業(包括湖北外貿企業)普遍面臨着資金壓力增大的問題,很多外貿企業都需要資金周轉以度過困難期。
1.各省積極推進“出口轉内銷”初見成效
5月18日,商務部部長鐘山在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外部需求不确定情況下,政府支持外貿企業出口轉内銷的工作初見成效,最新數據顯示,4月份我國出口企業内銷額增長17%,這說明優質的外貿産品同樣受到國内消費者歡迎。
2.上海市利用電商賦能,有效助力企業轉内銷
以上海市為例,針對外貿轉内銷商品特點,上海市分類梳理出口企業千餘家,産品涉及日用消費品、文體用品、旅遊休閑用品、家具裝飾及電子消費産品等多類居民常用消費品。在此基礎上,上海市充分利用電商平台,幫助外貿企業構建銷售新業态。通過在拼多多、i百聯、愛庫存等電商平台設立“出海優品+雲購申城”建立上海外貿企業産品專區,推動外貿企業網上開店,并予以店鋪裝修、引流等方面的引導和支持;依托進博會交易服務平台策劃“展品變商品”相關活動,推動線上銷售;線上、線下兩條腿開展主題商品、系列國别商品周等活動,統籌周邊旅遊、商業資源和綜合服務設施,打造“遊、購、娛”一體的精品旅遊線路。通過這種方式,不僅使得外貿企業的商品有處可去,同時也加速了上海市消費水平的回升。
(二)廣州番禺提升海關服務,為企業轉内銷排憂解難
以番禺海關為例,成立企業協調專員,主動跟當地外貿企業加強溝通聯系,了解企業轉内銷的意願,對不同類型企業進行分類管理和精準幫扶。由于很多外貿企業轉内銷時不熟悉出口轉内銷的政策規定和申報流程,番禺海關企業協調員“一對一”加強對企業的幫扶,通過微信、電話、郵件等多種方式全天候在線為企業介紹内銷征稅政策,解答出口轉内銷申報流程,指導企業通過保稅貨物内銷方式滿足生産需求。同時,協助指導企業使用内銷集中納稅模式辦理内銷手續。在企業開展出口轉内銷模式成功後,将企業納入以企業為單元加工貿易聯網監管創新模式改革,切實為企業減負,提升企業複工複産“加速度”。2020第一季度,在番禺海關的支持下,部分外貿企業順利實現了與國内市場的對接,依托國内成熟的電商平台銷售網絡,有效提升了國内市場銷售占比。
1.湖北省助力出口轉内銷的政策建議
(一)地方政府牽線搭橋,精準幫扶
在推動湖北省外貿企業出口轉内銷時,需要根據出口結構而制定出傾斜性的政策。對于服裝、食品等日常出口商品,地方政府可以積極促成外貿企業與武商、中百、群光等本地大型零售商進行洽談,設立外貿産品專區,鼓勵外貿産品進商場,盡可能擴大産品銷售渠道;對汽車、鋼鐵、石化、機電等出口商品,屬于為湖北省支柱性産業,同時也是本省的主要出口産品,需要政府重點關注、幫扶:一方面地方政府可以主動聯系相關貿易企業,了解他們的實際困難,通過舉辦産品展覽會、搭建内銷展示交流平台,組織外貿企業與本地采購商加強對接、洽談成交;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還可以加強産銷對接宣傳,對國内采購商采購外貿企業産品的行為予以一定獎勵或稅收減免,從政策上鼓勵國内采購商直接購買外貿企業的内銷産品。
(二)引導企業入駐電商平台,以平台賦能促發展
利用數字化平台和工具,已成為了企業在内銷市場快速“上手”的利器。目前全國已經有28萬外貿企業入駐淘寶,占到總量的一般。淘寶也正是宣布重啟“中國質造”項目,計劃培育10000家年銷售額超過100萬外貿明星店鋪,讓廣大外貿企業主看到了希望。因此,在“互聯網+”的數智時代,湖北省應該進一步抓住互聯網的東風,幫助更多的中小企業外貿企業入駐阿裡巴巴、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台,通過設立外貿企業銷售專區實現多元化渠道銷售,精準對接采購需求。同時,湖北省作為阿裡巴巴“春雷計劃”的戰略合作夥伴,需要進一步做好外貿企業與電商平台的對接、協調工作,有效協助湖北外貿企業盤點外貿訂單、恢複線上貿易,危中求機。此外,由于直播帶貨具有流量大、受衆廣的特點,地方政府還可以引導、鼓勵外貿企業采取“線下+線上”的雙營銷方式,利用抖音、快手等平台搭建直播間,同步展示外貿産品形态,推動内銷規模化、品牌化,更好滿足國内消費需求。
(三)消費券對接,提振内需
出口轉内銷的關鍵還是得依靠“内需”,隻有内需提振了,才能保證外貿産品銷量的提振。當前各地将“發放消費券”作為提振内需的重要手段。對外貿企業轉内銷商品,同樣可以采取此類手段。通過派發外貿商品消費券,利用消費券帶來的乘數效應促進對外貿企業生産産能的吸收。同時,湖北省還可以根據消費券的發放情況,針對不同的産品策劃不同主題購物節及“購物+遊覽”的雙核心活動,聯動商圈促銷和當地娛樂,帶動多種消費行為。通過這種方式,不僅使得外貿企業的商品有處可去,同時也促進了湖北省消費水平的回升。
(四)提供内銷政策咨詢,提升公共服務
企業在出口轉内銷的過程中除了面臨與國内消費市場“水土不服”的問題外,還會面臨知識産權問題、退報關和稅務問題、經營資質問題等。因此,需要政府出台相關對策建議,增設相關問題解答人員,掃除企業在面臨内銷時的盲區,幫助外貿企業充分了解我國對于外貿商品在國内銷售的質量标準和認證要求,加快國際标準和國内标準的對接。此外,在優化出口退稅等服務的基礎上,需要進一步擴大内銷選擇性征稅試點至所有綜合保稅區的政策,為企業拓展内銷減負助力。
作者簡介:
餘娟娟: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副教授,經濟學博士,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高質量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