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明明,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教授,博士生導師,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2020年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的曆史交彙點,是脫貧攻堅決勝之年,今年的政府報告中 “脫貧”出現16次。受全球疫情沖擊,國内消費、投資、出口下滑,就業壓力顯著加大,基層财政收支矛盾加劇。因此,必須高度關注疫情對決戰脫貧攻堅的沖擊,确保按時高質量打赢脫貧攻堅戰,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
(一)加強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力度。一是繼續加大剩餘貧困縣和貧困村易地扶貧搬遷力度,從根本上解決“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困局。二是要幫助貧困地區找準産業定位,以特色産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三是千方百計拓寬就業渠道,堅持産業崗位、項目崗位、公益崗位多措并舉,加大勞務就業扶貧力度。
(二)切實幫助貧困地區拓寬農副産品流通渠道。一是加強農副産品流通網絡建設,支持電商、快遞進農村,保證農副産品市場供求信息及時準确,促進農副産品快速流通。二是積極動員社會力量開展消費扶貧。
(三)加強農副産品深加工,提高産品附加值。一是支持品牌市場識别度高的大型食品企業到農副産品相對集中的貧困地區開設加工企業,就地加工。二是鼓勵貧困地區食品加工企業積極開展與大型知名食品企業在品牌、技術、營銷渠道等方面全方位合作。
(四)高度關注重點人群,防止返貧緻貧。一是通過常态化篩查,加強對脫貧不穩定人口、建檔立卡之外邊緣人口的監測和動态管理,建立返貧預警機制,防止返貧和新的貧困發生。二是對特殊困難人口強化兜底保障,做到應扶盡扶,應保盡保,應助盡助。
(五)接續推進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力讓脫貧群衆邁向富裕。一是堅持不懈抓産業發展,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二是加強新型城鎮化建設,大力提升縣城公共設施和服務能力,以适應農民日益增加的到縣城就業安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