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周上堯博士合作論文《中國影子銀行的成因、結構及系統性風險》在《經濟研究》2021年第7期上正式刊出。
文章摘要: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前,美國經曆了一段影子銀行迅速發展的時期,而中國影子銀行的融資規模在近十年内也增長了接近十倍,這是否暗示着中國影子銀行發展背後可能隐藏着足以引緻危機的系統性金融風險?為理解與測算上述風險,本文構建了可以刻畫中國影子銀行結構與擠兌危機事件的DSGE模型。基于估計後的理論模型,本文運用沖擊曆史方差分解方法考察了影子銀行發展的主要驅動因素,同時結合非線性的銀行危機模拟方法測算了系統性金融風險水平,以及檢驗影子銀行監管政策的風險防控效果。研究結果表明:銀行部門間的金融創新沖擊是導緻影子銀行迅猛發展與系統性金融風險積聚的根本原因;在上述沖擊驅動下,中國從2007年開始出現系統性金融風險,并于2011年與2013年到達峰值,分别對應了兩次“錢荒”事件。随着2014年影子銀行監管的不斷加強,系統性金融風險迅速下降,并在2017年降至較低水平。本文反事實的政策模拟分析進一步驗證了影子銀行監管在風險管控方面的效力,但監管政策的實施會導緻資源錯配、降低長期産出水平。本文基于實際數據的反事實測算結果顯示,在上述曆史峰值時點,監管政策每降低10%的系統性金融風險将導緻長期産出減少0.18%左右。
作者簡介:周上堯,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宏觀金融、國際金融等。成果發表在《經濟研究》(2篇)、《統計研究》、《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國際貿易問題》等國内權威雜志上。擔任《經濟研究》、《經濟學(季刊)》、《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等刊物匿名審稿人。
刊物簡介:《經濟研究》創辦于1955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管、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主辦,是國内最權威的經濟學期刊之一。《經濟研究》堅持學術性、時代性、創新性和超前性特點,立足中國現實,面向世界經濟理論研究前沿,以推動中國經濟的現代化和中國經濟學的現代化為己任,緻力于發表研究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和體制轉型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經濟問題的具有原創性意義的高水平的理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