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李小克老師、李小平教授(通訊作者)合作論文《中國全要素生産率演變的測度和多重效應分解:偏向性技術進步視角》在《經濟研究》2022年第4期刊出。
論文簡介
主流的新古典增長理論和内生增長理論假設技術進步中性,然而,持續不斷的證據表明技術進步往往具有偏向性。該論文順應偏向性技術進步研究複興的需要,聚焦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内外新增長核算領域存在的核算思想、核算方法、分解方法和參數估計等理論與實證缺陷,在汲取不同曆史時期新增長核算有益成果基礎上,引入新增長核算提出的“Solow理論産出”和“二次理論産出”概念,首次構建出偏向性技術進步情境下衡量TFP的要素增強型C-D生産函數,将偏向性技術進步對TFP的影響從要素投入對産出的影響中幹淨地剝離;提出了偏向性技術進步情境下TFP的測度模型及其多種典型效應分解,從單位要素生産率變化、要素邊際産出變化和異質性純技術進步效應變化等新角度刻畫偏向性技術進步情境下TFP增長率的來源和形成機制。
該論文發現大規模投資驅動在刺激經濟複蘇與增長的同時,通過資本生産率遞減效應抑制TFP增長的理論邏輯和經驗證據,中國TFP增長的長期動力在于勞動生産率和勞動邊際生産率增長。全球金融危機發生後,純偏向性技術進步效應有所惡化,技術進步偏向變遷與要素禀賦結構演變不适宜是當前TFP增長低迷的主要原因。
該論文完成了偏向性技術進步視角的新增長核算理論研究的系統化闡述和探源性擴展,首次揭示了偏向性技術進步情境下TFP增長率與單位要素生産率、要素邊際生産率、要素産出彈性之間的深層次聯系,以及技術進步偏向與要素禀賦結構動态演變對生産率變化的重要影響;為克魯格曼質疑、索洛生産率悖論、資源詛咒等問題的讨論提供了新的分析視角;為開放條件下促進經濟發展由數量投入驅動轉向質量效率驅動提供有益啟示。
作者簡介
李小克,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領域是新增長核算理論與應用研究(含開放條件下偏向性技術進步的生産率和資源配置核算理論與應用),在《經濟研究》上合作發表論文2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各1項。科研成果獲得過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武漢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李小平,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院長,國家級青年人才、國家高層次哲學社科領軍人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湖北省新世紀優秀人才。研究領域為世界經濟、國際貿易和技術經濟等。以第一作者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經濟》《統計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經濟學(季刊)》等刊物上發表文章60多篇。科研成果獲得過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等10多項。主持過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3項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10多項。
期刊簡介
《經濟研究》創辦于1955年,是全國綜合性經濟理論類期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管,緻力于發表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事業中重大現實問題的高水平理論研究類文章,在國内外産生了重要而積極的影響,多年多次獲得各種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