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中南】“文瀾高端論壇系列活動”第63期成功舉辦 | 袁為鵬教授講座

發布者:陳思琳發布時間:2024-06-28浏覽次數:392


(通訊員 劉青)627日上午,上海交通大袁為鵬教授在文泉樓會議室為我院師生作了題為“中國近代企業與成本會計:以漢冶萍公司為例案”的講座。講座由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常明明教授主持。

袁為鵬教授系統梳理了1890—1919年漢冶萍公司的會計制度與成本控制。他發現,在官辦時期(1890—1896年),缺乏确切的會計史料,漢陽鐵廠内部管理落後。他據以推斷這一時期該廠采用的是中國傳統單式記賬方法。在“官督商辦”時期(1896—1908年),漢冶萍公司采用月結制會計制度,半年決算一次,年終總決算;總決算時,提取折舊準備金和公積金,分配盈餘;同時,設置總銀錢所,專門負責銀錢總賬兼稽查全廠收發。因成本過高,漢冶萍公司管理層以降低成本為中心開展整頓工作,要求各廠獨立核算盈虧,總收支處與總稽核處各司其職,采取經費支出三聯單制度。在商辦前期(1908—1919年),漢冶萍公司管理層為解決會計上的類别不清、成本不明等問題,1912—1913年先清結舊賬,1918年統一記賬貨币,1919年将西方複式薄記确立為新的會計制度。由此,袁教授認為,質量與成本是漢冶萍公司管理的核心,會計部門與公司管理層的合作關系關乎企業成敗。基于上述考察,袁教授認為,漢冶萍公司的簿記方法與會計制度經曆了一個由傳統單式簿記向西方複式簿記轉型的過程。此過程的完成時間,較會計史學界一般關注的徐永祚會計改良實踐早近二十年,也較輪船招商局的早近十年。

在提問階段,袁為鵬教授就相關問題與在座師生進行了卓有成效的交流。最後,常明明教授對講座進行總結。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