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成果】我院李小平教授團隊在權威期刊《經濟研究》上發表文章

發布者:張可發布時間:2024-11-12浏覽次數:738




  文章信息

李小平,餘遠,袁凱華,高翔:《出口企業的價值鍊長度、結構變化與新發展格局》,載于《經濟研究》2024年第6期。


論文簡介

提升企業國内國際雙循環互動是未來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内涵,也是中國企業立足國内市場、面向全球市場、赢得競争主動的重要手段。論文立足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視角,構建可以識别企業價值鍊長度與分工模式差異的測算框架,分析中國制造業企業的價值鍊長度構成與循環互動差異。研究發現,相比利用出口産品結構進行的價值鍊長度加權測算,本文構建的測算範式更能捕獲微觀企業的分工特點,揭示中國出口企業價值鍊長度延伸背後隐藏着“國内循環快速提升、交互循環有所下滑、國外循環下降最快”的新型特征事實。和一般貿易的多重循環協同提升不同,非一般貿易存在着明顯的内外循環割裂現象,這種特征在分工協同能力偏低、産業配套欠缺、進口能力薄弱的低技術部門、中西部地區、内資企業層面更為明顯。國内循環變動與交互循環變動之間存在穩健的替代關系,并進一步結合特征事實與交互循環的生産流程,基于前端、自身和後端三個維度的機制分析表明,進口能力、數智化水平和産業配套緩解了國内循環對于交互循環的替代作用。

和已有研究相比,本文邊際貢獻如下:

第一,萃取宏觀價值鍊長度研究與微觀國内增加值率文獻的各自優勢,建立可以識别不同企業價值鍊長度、連接異質性貿易理論與價值鍊核算的研究範式。

第二,立足價值鍊延伸視角,根據生産階段的地理位置差異,将企業價值鍊長度系統分解為立足本土市場的國内循環、承載國内國際互動的交互循環與完全依賴外部市場的國外循環。

第三,識别中國企業在以國内大循環推動價值鍊延伸過程中,交互循環不斷下降的“内外循環協同不足”痛點,繼而結合實證研究工具,尋找協調國内循環和交互循環的延伸路徑,豐富人們對于新發展格局下企業價值鍊變動的理論認識與實踐方案。

  作者簡介

李小平,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科學研究部部長、社會科學研究院院長、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級青年人才、國家級領軍人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教育部“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理論經濟學教師團隊”負責人;研究領域為世界經濟和技術經濟等;以第一作者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等刊物上發表文章90餘篇;主持過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領軍人才項目、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等10多項項目;第一作者的科研成果獲得過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等10餘項獎項。

餘遠,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世界經濟2019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全球價值鍊、制造業升級、雙循環等。

袁凱華,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副教授,世界經濟博士生導師、國際商務導師組副組長。先後在《經濟研究》、《統計研究》、《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Energy Economics》、《Applied Economics》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等;科研成果獲得“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優秀論文三等獎”、“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學術鼓勵獎”、“商務發展研究成果三等獎(論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