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楊祖義教授(第一作者)和趙德馨教授(第二作者)在經濟史學史研究領域的論文《梁啟超與中國經濟史學轉型刍議》,在《中國經濟史研究》2024年第5期刊出。
論文簡介
中國本土學者在學科轉型進程中的學術貢獻和作用,一直是中國經濟史學史研究的重要對象。梁啟超作為現代形态中國經濟史學的倡導者與領航人,其在“新史學”革命對經濟史學科轉型的理論輸出、經濟專史的創建對中國經濟史學轉型路徑的具體影響、《中國國債史》如何體現從傳統的食貨之學向現代形态中國經濟史學的過渡等方面做出的具體貢獻,仍存進一步研讨的空間。本文從理論創新、寫作實踐、學科範式等三方面入手,深入考察了梁啟超在引領與推動中國經濟史學由傳統向現代轉型上做出的貢獻。
在理論創新方面,梁啟超的貢獻可以概括為三點:推動傳統學術門類分化,增強中國經濟史學研究的經濟學學術特色;主張以民史替代君史,實現史學價值标準轉換;首次提出“經濟專史”的概念,并探讨了創建經濟專史的具體路徑。
在寫作實踐方面,梁啟超著《中國國債史》标志着中國經濟史學科轉型的發端。一方面,該書體現了梁氏從曆史學向經濟學轉換的嘗試,推動了經濟史學研究範式的轉變;另一方面,該書又傳承了傳統史學經世緻用的學術理念,體現了作者強烈的當代史意識。
在學科範式方面,梁啟超既有繼承,也有創新。在傳承史料搜集、整理與運用的學術傳統基礎上,梁氏倡導跨學科研究,開經濟史學思維方式構建之先河。在具體研究方法上,梁氏鐘情于史表,寫作中嘗試将統計方法運用于經濟史研究,首啟中國經濟史學界援統計入史的學術實踐。
總體而言,梁啟超一生著述宏富,領域廣闊,被稱為“百科全書式的學者”。同時,梁氏處于一個由傳統向現代轉變的“過渡時代”,他提出的相關理論主張既是學科早期初步轉型的标志性成果,又是促進學科轉型完成的理論基礎,值得學界深入持久研究。
作者簡介
楊祖義,經濟學博士,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經濟史學史與史學理論。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1項、中共湖北省委2019年重大财經調研課題1項,出版專著3部,在《中國經濟史研究》《當代中國史研究》《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宏觀經濟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其中被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和《社會科學文摘》轉載(摘)多篇。
趙德馨,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榮休教授,著名經濟史學家,荊楚社科名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學科的重要開拓者和奠基人,中國經濟史學會名譽會長。研究領域為中國經濟史,研究風格以貫通古今著稱。榮獲國家級獎勵6項、省部級獎勵23項,主持完成國家清史工程子項目2項、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項,在《中國社會科學》《曆史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100餘篇,先後主持編寫三部教育部推薦使用的中國經濟史教材。
期刊簡介
《中國經濟史研究》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管、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主辦,是國内經濟史和經濟思想史研究領域的專業頂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