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史安平)2024年12月16日下午,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魏明孔研究員在文泉樓南203會議室為我院師生作了題為“對中國傳統經濟的幾點認識”的講座。講座由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經濟史學系主任張連輝教授主持。
魏明孔研究員首先界定了傳統經濟史概念,認為傳統經濟史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的經濟史。随後,魏研究員介紹了中國傳統經濟史料的三個主要來源。一是正史,即《史記·貨殖列傳》《史記·平準書》及之後的十三部正史中的《食貨志》。魏研究員指出,《史記·貨殖列傳》一般被視為“食貨”之學的濫觞,但《史記·平準書》實際上才是正史中《食貨志》的主要源頭。二是“十通”,即《通典》《通志》《文獻通考》《續通典》《續通志》《續文獻通考》《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獻通考》和《清續文獻通考》。這十部政書中保存了豐富的經濟史料。三是地方志。自宋代以後地方志編纂日新月異,且以井噴态勢出現。1949年之前編纂的地方志,約8000種保存下來。當地經濟狀況往往是地方志的重點内容之一。介紹完上述史料來源後,魏研究員特别強調應重視上述主要史料的掌握和運用,不應一味搜求新史料,通過常見史料得出新觀點更見學術功力。
随後,魏研究員讨論了傳統經濟史研究的時序問題。他援引梁啟超的觀點——“做文化史、政治史多由古及今,做經濟史當由今及古”,提醒大家應注意經濟史研究時序上的這種特點,認為此特點是由于經濟史史料匮乏問題的結果。
最後,魏明孔研究員分析了傳統經濟史研究中的史論關系問題。他指出,最基本的分析原則是“論從史出”,同時輔以“以史帶論”和“以論帶史”,最終實現“史論結合”。
在互動環節,魏明孔研究員就相關問題與在座師生進行了深入交流。最後,張連輝教授對講座進行總結。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