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平,中共黨員,1974年10月出生,湖南人,二級教授、世界經濟專業博士生導師、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科學研究部部長、社會科學研究院院長,研究方向為世界經濟、技術經濟。
一、教育背景
1994年9月-1997年7月,湖南師範大學應用電子技術系(理學學士)
2000年9月-2003年1月,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經濟學碩士)
2003年3月-2006年3月,上海财經大學國際貿易系(經濟學博士)
二、工作經曆
2006年6月至今,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副教授、教授、博導)
2007年7月-2010年6月,中國社科院财貿所(應用經濟學博士後)
2011年6月-2012年6月,NEW YORK UNIVERSITY(訪問學者)
三、主講課程
本科生:國際經濟學、國際商務等
研究生:高級國際貿易理論等
四、社會兼職
1.《經濟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經濟》《統計研究》等刊物的匿名審稿人。
2.湖北省世界經濟學會副會長、湖北省經濟學界團體聯合會常務理事會副理事長、中國美國經濟學會副秘書長、中國世界經濟學會理事、武漢市政府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和一般項目通訊評審專家、第一屆全國數字經濟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
五、榮譽獎勵
1.中宣部中組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教育部青年學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湖北省新世紀優秀人才。
2.第三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負責人,湖北省“楚天名師”。
3.國家級一流線下課程《國際商務》負責人、全國國際商務專業碩士教指委推薦的線上示範課程《經濟學分析與應用》負責人、國家級一流專業經濟學專業負責人。
六、科研作品
1.重要項目
(1)2022年國家社科基金領軍人才項目《價值鍊數字化與中國制造業出口轉型》。
(2)2018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一帶一路”區域價值鍊構建與中國産業轉型升級研究》。
(3)2017年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制造業出口質量提升對經濟波動的影響研究》。
(4)2014年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碳生産率變動對制造業出口質量演進的影響研究》。
(5)2008年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環境友好、資源節約型外貿發展模式研究——基于技術創新視角的分析》。
(6)2021年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融通與創新:經濟學專業新文科建設探索與實踐》。
(7)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外貿發展與碳排放強度下降的互動機理及其政策選擇:基于區域和産業的比較研究》。
(8)2010年教育部新世紀人才項目《基于全球價值鍊的中國垂直專業化分工及效應研究》。
(9)2008年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國際貿易的技術溢出效應影響經濟增長收斂的機理研究》。
(10)2007年中國博士後一等資助《環境友好、資源節約型外貿發展模式研究——基于技術創新視角的分析》。
(11)2008年中國博士後特别資助《環境、資源約束下中國外貿發展模式轉型及其福利效應研究》。
(12)2018年湖北省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湖北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研究》。
(13)2017年湖北省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富強湖北建設的成效、短闆及破解策略》。
(14)2016年湖北省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富強湖北建設的目标、任務、落實狀況與推進措施研究》。
(15)2018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重點項目《中國發展經驗和模式:開放與發展專題》。
2.代表性論文
(1)李小平、餘遠、袁凱華等:《出口企業的價值鍊長度、結構變動和新發展格局》,《經濟研究》,2024。
(2)李小平、餘娟娟、餘東升等:《跨境電商與企業出口産品轉換》,《經濟研究》,2023。
(3)李小克、李小平:《中國全要素生産率演變的測度和多重效應分解:偏向性技術進步視角》,《經濟研究》,2022。
(4)李小平、李小克:《偏向性技術進步與中國工業全要素生産率增長》,《經濟研究》,2018.
(5)李小平、周記順、盧現祥等:《出口的“質”影響了出口的“量”嗎?》,《經濟研究》,2015。
(6)李小平、盧現祥:《國際貿易、污染産業轉移和中國工業CO2排放》,《經濟研究》,2010。
(7)李小平、朱鐘棣:《國際貿易、RD溢出和生産率增長》,《經濟研究》,2006。
(8)李小平、朱鐘棣:《中國工業行業的全要素生産率測算——基于分行業面闆數據的研究》,《管理世界》,2005。
(9)陳勇、李小平:《中國工業行業的技術進步與工業經濟轉型——對工業行業技術進步的DEA法衡量及轉型特征分析》,《管理世界》,2007。
(10)李小平、周記順、王樹柏:《中國制造業出口複雜度的提升和制造業增長》,《世界經濟》,2015。
(11)李小平、盧現祥、陶小琴:《環境規制強度是否影響了中國工業行業的貿易比較優勢》,《世界經濟》,2012。
(12)李小平、盧現祥:《中國制造業的結構變動和生産率增長》,《世界經濟》,2007。
(13)朱鐘棣、李小平:《中國工業行業資本形成、全要素生産率變動及其趨異化:基于分行業面闆數據的研究》,《世界經濟》,2005。
(14)李小平、彭書舟、肖唯楚:《中間品進口種類擴張對企業出口複雜度的影響》,《統計研究》,2021。
(15)餘東升、李小平、李慧:《“一帶一路”倡議能否降低城市環境污染?——來自準自然實驗的證據》,《統計研究》,2021。
(16)李小平、陳勇:《勞動力流動、資本轉移和生産率增長——對中國工業“結構紅利假說”的實證檢驗》,《統計研究》,2007。
(17)李小平、朱鐘棣:《國際貿易的技術溢出門檻效應——基于中國各地區面闆數據的分析》,《統計研究》,2004。
(18)李小平:《發達國家反傾銷中的貿易保護主義因素分析——基于新貿易保護主義的視角》,《馬克思主義研究》,2008。
(19)李小平、盧現祥、朱鐘棣:《國際貿易、技術進步和中國工業行業的生産率增長》,《經濟學(季刊)》,2008。
(20)李小平、崔緻遠:《關稅沖擊如何影響中國企業的全球價值鍊攀升》,《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24,。
(21)李小平、王樹柏、周記順:《碳生産率變動與出口複雜度演進:1992~2009年》,《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4。
(22)楊翔、李小平、鐘春平:《中國工業偏向性技術進步的演變趨勢及影響因素研究》,《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9。
(23)楊翔、李小平、周大川:《中國制造業碳生産率的差異與收斂性研究》,《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5。
(24)陳勇、李小平:《中國工業行業的面闆數據構造及資本深化評估:1985~2003》,《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6。
(25)李小平、田璞、餘東升:《公共部門人才集聚會影響企業創新績效嗎》,《财貿經濟》,2024
(26)李小平:《國際貿易中隐含的CO2測算——基于垂直專業化分工的環境投入産出模型分析》,《财貿經濟》,2010。
(27)李小平:《國際貿易與技術溢出:途徑及測算研究綜述》,《财貿經濟》,2008。
(28)李小平、餘東升:《商事制度改革對企業創新的影響》,《經濟學動态》,2021。
(29)李小平:《彙率決定的微觀結構理論研究新進展》,《經濟學動态》,2008。
(30)李小平、彭書舟等:《What Drives Chinese Firms’ Export Sophistication? A Perspectivefrom the Rise of Minimum Wages》,《China & World Economy》,2022。
3.代表性著作
(1)《國際商務前沿》,北京大學出版社,2024。
(2)《從貿易大國到貿易強國:影響因素及其效應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2021。
(3)《環境友好、資源節約型外貿發展模式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4)《低碳約束下的國際貿易發展新論》,中國環境出版社,2017。
(5)《國際貿易的技術溢出:理論及其對中國的實證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6)《走科學發展之路》,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
4.代表性成果獲省部級獎
以第一作者身份的成果獲得15次省部級獎,其中:
(1)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1次(2020)。
(2)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3次(2013、2015、2020)。
(3)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次(2016、2018)。
(4)湖北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2次(2016、2023)。
(5)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優秀論文三等獎1次(2006)。
(6)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優秀著作三等獎1次(2023)。
(7)武漢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5次(2011、2013、2015、2020、2022)。
科研寄語:
砥砺深耕,做有家國情懷、德才兼備的經濟學人。
歡迎有志于學術者報考我的博士生!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南湖大道182号
單位: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
郵政編碼:430073
Email:chineselixp@126.com